2022 年开始赴英塔维斯托克中心学习,因受到樊雪梅老师《弗洛伊德也会说错话:精神分析英伦随笔》启发,开始「塔维笔记」系列。因我同时有 3 家美国分析学院的受训经历,时常带有英美传统对比视角。
如前篇提到过的,我在塔维斯托克中心的受训包括婴儿观察;但实际上,我在洛杉矶当代精神分析学院(ICPLA)的分析师训练同样包括婴儿、幼儿(Infant, Toddler)课程,且作为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呼应、比对,颇让我看到英美婴儿研究的相同与差异。婴儿、幼儿课程带领者 Helen、Sue 让我就此做过一次汇报。我想也可以写在塔维笔记中,既然我这系列绝非单纯英国求学经历,而是向来带有英美比较视角(参见前文两个传统的对话;做一名精神分析世界公民;精神分析训练中的团体经验)。
英国塔维斯托克婴儿观察传统
塔维斯托克婴儿观察方法源于 20 世纪 40 年代,其创始人 Esther Bick 深受 Melanie Klein 影响;如我们所知道的,Klein 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她强调理解婴儿的情感体验,甚至将之追溯到最早期的发展阶段。
Klein 认为,婴儿从出生起就拥有丰富的内在世界和无意识幻想(unconscious phantasy)
,这些构成了人格发展的核心动力。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塔维斯托克传统非常强调观察和解读婴儿的无意识体验。
Bick 要求学生每周定时观察同一婴儿一小时,从出生延续到两岁,目的是培养观察技巧并了解婴儿的情感和人际体验。这种观察基于精神分析理论,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被要求高度节制,不做干预与解释,认真记录婴儿的行为、情绪和互动,全神贯注地记录每一个细节。他们相信,仅凭这种精神分析式的仔细观察,就能窥见婴儿内心世界的种种端倪。比如婴儿的失落情绪、焦虑行为等,都可能源自内在无意识的恐惧或愤怒幻想。
因此,塔维斯托克观察强调观察者对反移情的敏锐意识。观察者需要留意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情绪反应,因为这可能反映了婴儿正在体验的内在状态。比如,观察者感到焦虑或被排斥,就有可能是来自婴儿内在世界的投射。
Bick 之后,英国塔维斯托克婴儿观察传统的重要人物包括:
- Martha Harris,Bick 的学生和继任者,她将婴儿观察方法系统化,并将其作为分析师培训课程的核心部分。Harris 着重探讨了观察者的主观体验在观察过程中的重要性。
- Gianna Henry 则将观察的重点放在了母亲对婴儿情绪的回应上。她发现,母亲对婴儿情绪的回应方式会影响婴儿对自身情绪体验的整合能力。
- Frances Tustin 主要研究了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发展,她的著作为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她强调婴儿时期人际经验对于后期发展的至关重要性。
除了关注无意识体验,塔维斯托克传统也对母婴关系、依恋模式等现象予以高度重视。John Bowlby 虽然并未直接与婴儿观察发展联系,但其依恋理论为这一观察提供了理论指导,观察者往往能清晰地目睹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的形成过程。
婴儿观察与精神分析过程有可以类比之处,但并不全然一致,比如,婴儿观察过程并不包括任何干预,或移情诠释;而较之研究方法,它更是一种训练模式,强调观察者自身的体验、成长。结合对于无意识幻想的重视,这一传统带有更多主观色彩。
美国婴儿研究:关系、主体间性与实证主义
相较之下,美国婴儿研究传统更侧重于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
的发展历程。这一理论视角认为,婴儿并非被动的对象,而是与养育者之间互动的主体。婴儿通过与重要他者的亲密互动,逐步建构起自我意识、情感调节和对外界的理解。
代表人物 Daniel Stern 提出情感同调(affect attunement)
的概念。他发现,养育者精准捕捉并反映婴儿的情绪体验,为后者提供一种「情绪镜像」,对于帮助婴儿发展情绪调节和自我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当养育者无法做到这种精准回应时,婴儿就难以获得安全感和自我统合。
Stern 是美国婴儿研究的奠基人物,我在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CPI)学习期间,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婴幼儿时期基本也以他为主脉络。洛杉矶当代精神分析学院的婴儿、幼儿课程基本是 Stern、Bowlby 平分天下。他的重要作品《婴幼儿的人际世界》已有中文译本,另一本如诗一般美好(我的大佬同学张黎黎的评论)的《婴儿日记》也有同行翻译版本。
另一位代表人物 Beatrice Beebe 则运用先进的视频分析技术,对母婴面对面互动过程进行微观分析。她发现,母婴之间存在着高度协调的互动契合(interactive contingency)
,体现在眼神、面部表情、语调等多种渠道。这种互动不仅影响依恋形成,也对婴儿的注意力、情绪调节和交流发展产生关键作用。
Frank Lachmann 是波士顿改变过程研究小组(Boston Process of Change Study Group)的成员,他与 Beebe 合作,共同发展了共享体验(shared experience)
的理论。他们强调,养育者需要以同理心去与婴儿的主观体验保持契合,创造一种共享的理解。这种共享体验是婴儿获得情感调节和发展健康自我意识的关键。
Louis Sander 是另一个在婴儿研究领域非常重要,但长期受到忽视的人物。他提出了母婴依恋对话(mother-infant attachment dialogue)
的概念。他发现母婴之间存在着持续的、相互的非语言线索交换,这种「对话」对于形成安全依恋纽带和婴儿发展自我意识至关重要。Sander 还阐述了时刻交融(moment-by-moment attuement)
的概念,指出养育者需要时刻洞悉并回应婴儿瞬息万变的情绪状态,这对婴儿的情绪调节至关重要。
Joseph Lichtenberg 则提出了动机-功能系统(motivational-functional systems)
的理论框架。该理论将婴儿的行为动机划分为四个主要系统:依恋系统、探索系统、畏惧系统和感觉调节系统。这些系统是与生俱来的,但其健康发展有赖于养育环境的积极影响。比如,敏感的养育会促进婴儿的探索系统和依恋系统,而忽视或威胁性的环境则会过度激活畏惧系统。Lichtenberg 的理论为研究婴儿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环境影响提供了整合性框架。
Stern 及其后继者相关研究呈现了婴儿发展的复杂性,生物因素本身也会影响婴儿认知以及情感表达。美国婴儿研究倾向于将婴儿视为一个整体存在,而非仅仅关注某个单一领域。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婴儿既有情感和人际层面,也拥有认知和生理发展机制,这些层面相互影响、不可分割。比如,婴儿对养育者的依恋安全性,不仅取决于双方的情感联系,也与婴儿的温和神经系统和自我调节能力密切相关。无怪英国传统之下的 Closely Observed Infants 一书批评 Stern 过于弗洛伊德主义。
与此同时,美国婴儿研究偏好实证主义的范式。学者们除了从事自然观察之外,还广泛运用实验、脑成像等技术手段,收集更加客观和系统的数据。比如,Beebe的互动微析不仅仰赖观察,还对视频进行精细编码,力求量化和操作化相关概念。这种实证取向为理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验基础。
在这一实证与整合视角之下,无意识幻想虽然存在,但是不能作为单一影响。至于嫉毁(envy)等 Kleinian 核心概念,究竟是先天产物,还是创伤所致,在举世震惊的 Spitz Hospitalism 研究的背景下变得很有争议。
如果婴儿和主要照顾之间的依恋被剥夺了 18 周以上,所有症状都会恶化。婴儿就会出现斯皮茨所说的「住院病(hospitalism)」。换句话说,孩子无法形成稳定的情感依恋,他们的健康变得脆弱。住院常常导致死亡。
此外,美国婴儿研究显然也带来了精神分析理论、技术的影响,Stern 及其后继者所发现的存在于母婴关系之间的主体间性本身就是相应流派最好的铺垫。这是今年我在洛杉矶当代精神分析学院(ICPLA)课程之中不期然对于临床影响最大的一门,原因就在于母婴关系与临床工作的高度平行。
相对于美国对于 Bowlby 乃至于 Klein 的开放、接受——Helen 自己接受过多年塔维斯托克中心治疗师的督导,即使她是一名训练督导分析师(TSA),我们选择文献中也有许多英国文献,英国显然还是傲慢、自大,对于美国当代研究似乎并不了解。
比较与总结
英美两大婴儿研究传统虽然出发点不同、侧重面有别,但也存在一些契合点:
- 二者均强调敏感养育与婴儿健康发展的密切关联,只是关注的侧重面不太一样。塔维斯托克传统更多探讨养育者情绪回应与依恋形成之间的关系;而美国研究则侧重养育者主体间回应与婴儿自我发展的联系。
- 二者都反对将婴儿视为被动的对象,而是将其视为发展的主体。虽然他们探讨的重点有所不同(内在世界 VS 主体间性),但都倡导关注婴儿的主观体验。
- 英美两地均看重自然观察的研究价值,尽管美国学者们更多地采用辅助技术手段。
- 近年来,也有一些整合性的努力。比如一些学者试图将主体间性理论与依恋理论、克莱因理论等结合,呈现更为综合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