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新年聚会,兔问及大家这一年在精神分析上有什么进展;我说,大抵是终于体会到了「咨询师的姿态是最重要的」,不过常常听到这样教诲,并不是什么新鲜道理。兔评价说:可是你自己体会到了到底是不一样的。
——诚如斯言。
2023 年在精神分析上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个人分析与临床工作渐次深入;在 Tavistock 深入比昂
以及其他后克莱因派
作者,也更加了解英美两个传统的差别;结合洛杉矶当代精神分析学院(ICP)同步进行的「婴儿与幼儿」课程,比对两地婴儿研究,加深对于生命早期的理解;继续学术写作,在导师的帮助下,文章正在送审自体期刊 Psychoanalysis, Self and Context;也终于在比较欧美各家分析学院之后,选定了最终的精神分析之家,浸泡主体间、关系等理论,开始成为一名分析师(becoming an analsyt)。
可说到底,这一年在精神分析上的所得,还是归为「情感是精神分析工作的核心」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教诲。
前两天陈功老师翻译《一场穿越精神分析过程和存在感的个人奥德赛》,是感人至深的精神分析师治疗观的形成与转变过程,Dear Candidate 一书收集了各地分析师写给候选人们的谆谆教导,也是我申请之路常读常新、翻了又翻的枕边读物。我想自己或也可以逐年总结精神分析工作的心得与发展,就算不能与人启发,也是一份记录。
写作过程中读到直系学姐谢怡发表的《浮云一挥到十年:一名咨询师的 10 年随想录》,发心类似,也是一种共时。
缘起
如果说去年领悟到「咨询师的姿态是最重要的」,是因为长期跟随丝滑前缘的自体督导;那么更加深信「情感是精神分析工作的核心」,或许是由于以下几点:
- 跟随与创伤工作经验丰富的督导工作,以及她对于情感的不断强调;
- 婴儿观察、研究之中,生命早期、母婴互动,种种微妙情感捕捉,以及婴儿对其反应之敏感;
- ICP 对于大量当代实证研究的引入;
- 个人分析与临床实践的体验与观察。
心智发展是情感逐渐分化的过程
在婴儿时期,或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时,情感是未分化的,我们无法命名自己的情感;比如烦躁就是一种尚未分化的情感。精神分析提供一个心智发展的促进性环境。通过接受分析,我们能够接触到更加广泛、更加微细的情感。我之前在小报童写「随愈而安」专栏时有一个系列就叫做「微细情感举例」。情感越来越细化,这本身就是心智发展的过程。而当我们逐渐可以识别更加细化的情感,容纳情感的能力(或说思考能力、心智化、自我功能)也会随之增强。
无论是在心智发展的早期,还是作为因为种种损伤而心智尚未成熟的成人,我们面对的问题通常是底层和基本的。我们经常不知道自己在情感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如何自我安抚,消化、处理情感。因为不知道自己在情感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如何自我安抚,消化、处理情感,于是常常使用防御机制,付诸行动,搞砸关系、发展,搞砸人生。
情感首先是身体性的
自我首先是身体自我,情感实际上是身体性的。情感是最基本、最底层的,无意识的。很多时候,情感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是因为说时迟、那时快,因为身体是诚实的,因为心快过脑,因为我们能够感觉 butterfly in the stomach。
因为情感是身体性的,所以「懂得了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不易反思,不易观察,不易与之拉开距离,不易觉察它的流动本质。
因为情感是身体性的,而身体是我们的内生装置,无法摆脱,无法控制,无法超越,「我们创造了工具,工具反过来塑造了我们的思维」(麦克卢汉);受限于我们的首要工具「身体」,情感变作实在,甚至变作物质,变作我们终其一生与之对抗却屡战屡败的怪兽。
创伤是一种身体记忆,而与之相伴的情感因为过于可怕而被锁在身体里。过去从来不曾真的过去,于是我们永远受其驱使。身体记忆,可比之于程序性记忆(同样也是无意识的一种),比如骑车、游泳、刷牙,这么想来,如果我们又一次爱上了那个不可得的对象,其实也并不那么奇怪。
——「我」是自己最糟糕的敌人,「我」对抗「我」,「我」破坏「我」。而精神分析给出的解法是,或许也可以通过「我」认识「我」,释放出来封锁在身体之中的怪兽。是以其目的之一就是创设「第三只耳」,发展出来「观察性自我」,打破原有系统(强迫性重复)的桎梏。
语言作为情感处理工具
作为一种「谈话疗法」,心智发展过程在精神分析中自然通常是通过「语言」完成的。
身体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塑造我们的思维。身体是我们的首要、内在装置,语言是我们不得不使用与世界发生关系的工具。
我们使用语言进行思考与表达,将身体冲动转化为可以用来理解(心智化)与交流(言语化)的符号,这样一个过程本身就是自我认知,情感容纳,思考过程(比昂),延迟满足与升华;是精神分析最为主要的过程之一。
没有言语化的情感不曾真正被体验:某种语言之中缺少一种颜色的定义,该语言使用者便在视觉上无法识别该种颜色;在情感维度也是同样。太多人际动力不易觉察,无法承认、不能言说造成最为深刻的「言语的混乱」与「双重束缚」,可能造成压抑,甚至是解离、分裂,甚至成为一个精神病性的环境。这是为什么「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做了什么」重要得多。也是因此,在精神分析中,我们通常会进行感受的分辨、命名,这些基础工作本身非常重要。我们同样试图容纳情感,以期留有空间,能够拥有「选择」的自由。
而语言这样一个工具,本身就有诸多瑕疵,我们同样需要对其有所认识。
缺乏一套可用的语言,等同失却认知情感的路径:对于情感认知的局限,甚至可能遭到固化,成为语言表达的局限。「名不正、言不顺」。「必也正其名」。东亚语言内置的权力不对等、道德批判、情感绑架,如果不能跳脱出来,或许根本无法觉察。(关于三语咨询比对,可见阿诗《如实知我》。)
表达是心智模式的显化
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的主要技术之一,因为表达中所浮现出来的正是心智模式。即使自由联想实际上是一种非常高阶的能力,许多人分析后期才有可能完全进入这种状态。
无论结构:叙述冗长、细致,兜兜转转,或者多有停顿,欲言又止;内容:逻辑清晰,或者混乱,更不用说「口误」。……
当一个人开始尝试自由表达,那个未经修饰的状态已经是显化的心智模型。强迫性重复的最小单位就是念头。停顿的一刹或许已是审查。
心智模式之下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情感。如何辨别一段沉默究竟是「阻抗」还是「进展」(也许两者都是),所依据的同样还是情感。
情感建构认知
表达只是情感外显的「最小可用原型」;向上一层是认知、思维。
认知行为疗法(CBT)在这个层面工作,在我们精神分析学徒看来的确不够「究竟」,因为认知说到底是由情感所决定。其过程在于,我们通常使用认知「解释」情感。
如果我们感到害怕,就会担心外在有人想要伤害我们,由此,「害怕」这样一种情绪就变得非常合理。尽管情绪本身未能得到处理,但是我们的情感变得协调、一致。
我曾在小报童写「强迫性思维不是真正的思考」,也是因为我们常在极端情绪之下,或者一种空洞感觉中,拼命使用反刍思维填满内在空间,而这些思维的唯一目的就是使得我们远离情绪本身。
即使在看似与情感完全无关的领域也是如此:尤其在理性更加发达的现代社会,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在处理情感时,我们常常会寻找自媒体上大量简化版本的知识,如果这些知识与我们的情感相符,我们便会将其视为己有,因为它们能够解释情感使其合理。
同样,大众媒体和信息传播许多时候实际上都是集体情感的发酵和反映,只是在程度上存在差异。
我们的认知体系往往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构建起来的。这也是为什么如果我们不在情感层面进行处理工作,很难真正具备所谓的批判性思维。
情感塑造人格
身体、语言、表达、认知,再上一层便是人格。实际上,人格结构、防御机制同样是围绕情感而塑造的。这也是为什么,在精神分析中,我们最终需要深入了解情感,才能与各种外在的防御机制与人格结构工作。精神分析工作的核心是情感。
最为主导我们生命形态的通常都是那些最为底层、原始的情感。「原生家庭论」,走了又来,饱受批判而不衰,我常说,它还原的还不够早。生命的第一年,太多的事情就已经发生了;再之后才是望远镜结构,层层叠叠。我们的人格本质上是围绕我们如何处理底层情绪而建构的。
如果甚至没有办法接触到底层情感,遑论觉察它的影响,又遑论改变。精神分析使得我们能够体验「未曾体验」的情感,其中意味就在于此。
社会是集体情感表达
临床精神分析较少讨论咨询室外的一切,但我所就读的 Tavistock M16 精神分析研究项目鼓励向外探索与联接。而况精神分析早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作为理解人类社会的工具之一。这里简单做一拓展。
如同上文提到的大众传媒可以视作集体情感的一种表达,社会同样由集体情感构建,种种极端情感凝结成各种符号。如何体验和感受这些符号的意义,则是个体通过内心的折射而达成。金钱、权力等社会主流价值符号,实际上是人类普遍存在自恋损伤,过度追求与强化则是为了防御内在的羞耻感。——最终还是回到情感。
最后
我一直记得美国同学 Sam 的一句话:
对于高度创伤的个体来说,身体本身就是自己的敌人。
情感如此重要,却又如此困难。情感给我们带来一种失控与无助。这与现代社会的理性观念相矛盾。我们拥有如此发展的理性,如此发达的科技,竟然却无法掌控自己的身体和情感,这极大挫伤现代人类的高度自恋。
我们如此害怕情感本身,于是总在试图逃避它们。不断用知识和理性包装,持续努力、拼搏,不断进入或逃离关系、职业、城市……逃不掉的是自己,是永远都在那里的情感。做什么都不对,做什么都不够,是因为情感还在那里切实影响。
如果我们不去触及情感,任何事,甚至包括精神分析都只是在做表面功夫。而恰因情感如此困难,有时候,就连我们都想要一起逃走;有时候,我们甚至不能觉察自己已经逃走。而留在当下,接触情感,是一个听上去如此简单,事实上又如此困难的事情。精神分析整个受训甚至都只是在做这一件事情。
与烦恼斗,屡败、屡战。我们来年继续。